-
技術文章
納米材料蒸發技術如何用于窄帶濾光片之上?
在光學精密制造領域,窄帶濾光片作為選擇特定波長光線的關鍵元件,其性能提升始終依賴材料科學的突破。近年來,納米材料蒸發技術的應用為這類器件帶來了突破性的改進,通過原子級精度的控制實現了光學特性調控優化。一、技術原理與工藝突破該技術核心在于真空環境下加熱靶材至蒸發溫度,使金屬或介質納米顆粒以可控速率沉積在基底表面。相較于傳統濺射法,蒸發過程能更精準地調節薄膜厚度——現代設備已實現0.1nm/s的沉積速率控制。如制備中心波長550nm的干涉型濾光片時,通過交替蒸發高低折射率材料形成...
+
-
技術文章
中紅外分光片的分光原理
中紅外分光片的分光原理主要基于光學薄膜干涉效應和材料的光學特性,通過在基底表面鍍制特定功能的薄膜層,實現對入射中紅外光(波長通常為2μm-5μm或3μm-5μm)的按比例分光(反射與透射)。中紅外分光片應用中的分光原理體現:光譜分析系統參考光與樣品光分離:分光片將激光分為兩束,一束直接照射探測器(參考光),另一束通過樣品后照射探測器(樣品光)。通過比較兩束光強度,可計算樣品對中紅外光的吸收特性。波長選擇性:結合帶通濾波片,分光片可實現特定波段(如3.3μmCO?吸收峰)的分光...
+
-
技術文章
長波通濾光片選型與使用指南
長波通濾光片(LongpassFilter,簡稱LP濾光片)是一種關鍵的光學元件,其核心功能是允許特定截止波長以上的光通過,同時有效阻擋截止波長以下的光。它通過精密的光學鍍膜技術實現波長選擇性,廣泛應用于需要分離或過濾光信號的場景。以長波通濾光片的選型與使用指南:截止波長選擇根據應用需求確定目標波長范圍。例如:熒光激發:選擇激發光波長為截止值(如用488nm激光激發綠色熒光,需阻斷≤488nm光)。紅外檢測:選擇可見光截止(如SWIR濾光片阻斷400-1700nm可見-近紅外...
+
-
技術文章
紅外分光片核心應用場景
中紅外分光片是一種用于中紅外波段(通常波長范圍為2500nm至25000nm)的光學元件,其核心功能是將入射的中紅外光按照特定比例進行分光,廣泛應用于光譜分析、環境監測、材料科學等領域。中紅外分光片核心應用場景:環境監測:氣體檢測:分析大氣中CO?、NOx等污染物的中紅外特征吸收峰,實現高靈敏度定量檢測?;瘘c識別:利用3-5μm中紅外波段對高溫目標的熱輻射敏感性,結合衛星遙感技術監測森林火災、火山活動等。工業過程控制:石油化工:通過中紅外光譜分析反應中間體,優化催化裂化、加氫...
+
-
技術文章
反射鏡鍍膜——提升性能的奇妙“外衣”
在光學領域,反射鏡應用十分的廣泛,而給反射鏡鍍膜這一操作有諸多顯著的好處。從提高反射率方面來看,未鍍膜的反射鏡表面直接與空氣接觸,光線在反射時,會有一部分因折射等現象而損失掉。例如普通的玻璃反射鏡,其對某些波長光的反射率可能僅有80%左右。但通過鍍膜,可以選擇與基底材料折射率相匹配的膜層材料。當鍍上合適的金屬膜或者多層介質膜后,能夠極大地減少光在反射界面的信號損失,使得更多光線按照預期被反射回去,從而提高其整體反射效率,這對于需要高精度、高能量反射的應用場景,比如激光系統中的...
+
-
技術文章
熒光濾光片的選型要點
熒光濾光片的選型要點:1.熒光染料匹配激發波長:濾光片的中心波長需與染料的最大激發波長一致。發射波長:濾光片的帶寬需覆蓋染料的發射光譜,同時避免與其他染料重疊。案例:FITC(異硫氰酸熒光素):激發波長495nm,發射波長519nm。激發濾光片:480/40nm(中心波長480nm,帶寬40nm)。發射濾光片:535/30nm。2.系統兼容性光路設計:顯微鏡:需考慮物鏡數值孔徑(NA)和濾光片安裝方式(轉盤式、滑塊式)。流式細胞儀:需與激光波長(如488nm、633nm)匹配...
+
-
技術文章
石英透鏡關于邊緣厚度在選型時的要點解析
石英透鏡在眾多光學領域有著廣泛應用,而邊緣厚度在選型時是一個需要重點考量的因素,它關乎著透鏡的性能、使用效果以及與其他光學部件的適配性。首先要考慮安裝方式對邊緣厚度的要求。如果石英透鏡是采用鑲嵌式安裝,如嵌入到金屬鏡框或者其他光學儀器的卡槽中,那么就需要根據鑲嵌結構的尺寸來選擇合適的邊緣厚度。邊緣厚度過大可能導致無法順利嵌入,或者嵌入后造成局部應力集中,影響透鏡的穩定性甚至導致破裂;而邊緣厚度過小,則可能使透鏡在安裝后固定不牢固,在受到外力或振動時容易發生位移,進而影響光學系...
+
-
技術文章
超寬帶濾光片應用特點
超寬帶濾光片是一種重要的光學元件,具有寬光譜覆蓋、高透過率、高截止深度和良好的穩定性等特點,在多個領域有廣泛應用,以下為你展開介紹:產品特點:寬光譜覆蓋:光譜覆蓋范圍廣泛,可覆蓋從紫外到紅外的多個波段。例如BBP系列超寬帶濾光片,有如400-500nm、400-600nm等多種透過波段型號,能滿足不同波長范圍的光信號處理和傳輸需求。高透過率:能夠確保光信號在傳輸過程中的損失最小化,這對于提高光學系統的性能和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高截止深度:如BBP系列超寬帶濾光片截止深度可達O...
+
-
技術文章
激光晶體的合成過程可真不簡單!
激光晶體作為現代激光技術的核心材料,它的合成過程充滿挑戰,每一步都凝聚著科研人員的智慧與心血。從原材料的精心挑選,到復雜的合成工藝,再到最后的精密加工,每個環節都不容有絲毫差錯。一、原材料的嚴格篩選激光晶體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原材料的質量。以常見的摻釹釔鋁石榴石(Nd:YAG)晶體為例,需要高純度的氧化釔(Y?O?)、氧化鋁(Al?O?)和氧化釹(Nd?O?)等作為原料。這些原材料的純度要求十分高,通常要達到99.99%甚至更高。哪怕僅有微量雜質混入,都可能對晶體的光學性能...
+
-
技術文章
哪些應用場景下需要使用PCR濾光片
PCR濾光片在多個應用場景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主要圍繞需要精確光學控制和信號檢測的領域。以下是具體的應用場景:一、生物科學研究定性PCR:在定性PCR中,PCR濾光片用于分離和選擇特定的熒光信號,幫助研究人員確定樣品中是否存在目標DNA序列。實時熒光定量PCR(RT-qPCR):RT-qPCR是一種在PCR擴增過程中實時監測熒光信號的技術。PCR濾光片在此過程中用于選擇性地透過熒光信號,同時阻擋激發光的雜散光,從而提高檢測的準確性和靈敏度。通過濾光片組的協同工作,RT-qPCR...
+
-
技術文章
石英透鏡的鍍膜技術說明
石英透鏡在光學領域有著廣泛應用,而鍍膜技術對于提升其性能起關鍵作用。石英透鏡本身具備優良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如高硬度、高透明度、耐高溫等。然而,為了進一步優化其光學性能,需要用到鍍膜技術。鍍膜的主要目的是減少透鏡表面的反射,提高透光率。當光線照射到未鍍膜的石英透鏡表面時,一部分光會被反射出去,這不僅會損失光的能量,還可能在光學系統中形成雜散光,影響成像質量。通過鍍膜,可以在透鏡表面形成一層或多層光學薄膜,利用薄膜的干涉效應,使反射光相互抵消,從而顯著降低反射率。目前常用的鍍膜技...
+
-
技術文章
衰減片進行散射衰減時為何損失更多光能?
在光學系統中,衰減片常被用于調控光強,而其散射衰減過程往往伴隨著比預期更多的光能損失,這一現象背后蘊含著復雜的物理機制。當光線照射到衰減片上時,一部分光會被反射,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質界面處遵循菲涅爾反射定律。反射光的存在意味著入射光能量被直接分流,無法參與后續的透射與散射過程,造成了初次能量損失。例如普通光學玻璃與空氣界面對可見光的反射率約為4%-5%,這部分光能瞬間被剝離出有效傳播路徑。進入衰減片內部的光線,會因材料微觀結構不均勻性而發生散射。衰減片材質并非絕對純凈,內部存...
+